检索
 
 
本院概况
领导班子
机构设置
工作职能
检务指南
微电影 more
息烽检察干警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献礼70周年
息烽检察干警《我和我...
息烽检察微博
息烽检察微博
息烽检察微信
息烽检察微信
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园地
【息检文苑】文化评论
时间:2025-07-23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“小车厢”连起“大民生”:特色公交成为贵阳最动人的城市名片

清晨6点,乌当区的252路公交准时发车。车厢里飘着果蔬清香,菜农们熟练地将菜筐码放在专用置物架上,这不是普通公交,而是贵阳专为菜农打造的“惠农专线”——这条因短视频走红的线路、如今已发展成包含建设者专线等在内的"幸福公交家族"。这些流动的风景线正用最接地气的方式,书写着对人民最温暖的“情书”。

252路公交在村落间行驶。图源:人民网


精准服务:

公交也能“私人定制”

贵阳公交的“火”,靠的不是噱头,而是实打实的痛点破解。针对乌当区500多名菜农“凌晨进城难”的问题,252路推出“双车次”模式:常规班次服务市民,专属班次提前10分钟发车,仅停靠4个菜农集中站点,还贴心配置农产品置物区。这种“量体裁衣”的服务,让菜农李姐感慨:“以前要转三趟车,现在直达,每天还能多卖几筐!”

菜农坐上“惠农专线”。图源:人民网

同样精准的还有217路“建设者专线”。线路新增多个工地停靠点,发车时间提前5分钟,精准覆盖观山湖区、白云区建筑工人的通勤需求。农民工王师傅说:“不用挤‘黑三轮’了,车上还能补个觉。”

图源:百姓关注


流动纽带:

打破城乡“隐形围墙”

这些公交专线,实则是贵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“金钥匙”。贵阳将这些公交线路变为“流动的桥梁”。惠农专线逢集必达,把菜农的赶集路途从城市菜市“搬”到村口,建设者专线串联工地与保障房。开通半年后,沿线菜农人均月增收入、及工地用工稳定性都有提高。一条条公交线如同毛细血管,既输送着民生温度,更激活了城乡融合的“末梢循环”。

图源:百姓关注


软基建硬实力:

公交如何赋能城市发展

在贵阳“强省会”战略中,特色公交成了优化营商环境的“秘密武器”:菜农的番茄辣椒搭着惠农专线,1小时直达市区早市;建筑工人乘专线往返,告别“黑三轮”;公交公司创新模式、动态调整需求,让每次停靠都在标注民生福祉的崭新刻度。这种“需求导向”的服务升级,正形成良性循环,使贵阳新增务工人员坦言“冲着公交便利来的”。当公共服务精准呼应群体需求,城市发展自然获得最深厚的民意基础。

坐在217路车厢里,看见工人们靠着车窗熟睡的身影;在252路上,闻到沾着露水的蔬菜清香。这些细微处的人文关怀,恰是城市文明最好的度量衡。贵阳用行动证明:真正的城市温度,不在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上,而在这些满载希望的“移动驿站”里。


版权所有:贵州省息烽县人民检察院
地址:贵州省息烽县人民检察院
技术支持:正义网 工信部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 中文域名备案号:黔ICP备2025044300号-1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